铁是元素周期表上的第25个元素,相对原于质量为55.85,属于过渡族元素。在一个大气压下,它于1538度熔化,2738度气化。在20度时的密度为
铁的同素异构转变
如前所述,铁具有多晶型性,图4.1是铁的冷却曲线。由图可以看出,
1. 纯铁在1538度结晶为,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,它具有体心立方晶格。
2. 当温度继续冷却至1394度时,转变为面心立方晶格的,通常把的转变称为转变,转变的平衡临界点称为温度。
3. 当温度继续降至912度时,面心立方晶格的又转变为体心立方晶格的, 把的转变称为转变,转变的平衡临界点称为温度。
4. 在912度以下,铁的结构不再发生变化。
这样一来铁就具有三种同素异构状态即
其他零星知识:
纯铁在凝固后的冷却过程中,经两次同素异构转变后晶粒得到细化,如图4.2所示。
铁的同素异构转变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,它是钢的合金化合热处理的基础
磁性转变和铁的居里点:
1. 应当指出,在770度还将发生磁性转变,即由高温的顺磁性转变为低温的铁磁性状态。
2. 通常把这种磁性转变称为转变,把磁性转变温度称为铁的居里点。
3. 在发生磁性转变时,铁的晶格类型不变,所以磁性转变不属于相变。
铁素体与奥氏体
铁素体和奥氏体的晶体结构和本质:
铁素体是碳溶于中的间隙固溶体,为体心立方晶格,常用符号或表示。奥氏体是碳溶于中的间隙固溶体,为面心立方晶格,常用符号或表示。铁素体和奧氏体是铁碳相图中两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相。
铁素体及其溶解度:
碳溶于体心立方晶格中的间隙固溶体,称为铁素体,以表示。其最大溶解度于1495度时
铁素体和奥氏体的溶碳能力:
铁素体的溶碳能力比奥氏体小得多,根据测定,奧氏体的最大溶碳量于1148度,而铁素体的最大溶碳量仅于727度,在室温下铁素体的溶碳能力就更低了,一般0.008%以下。
面心立方晶格比体心立方晶格具有较大的致密度
但为什么奧氏体却比铁素体具有较大的溶碳能力呢
显然,这与晶体结构中的间隙尺寸有关。根据测量和计算,的晶格常数(950度)为0,36563nm,其八面体间隙半径为0.0535nm,和碳原子半径0.077nm比较接近,所以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较大。在20度时的晶格常数为0.28663nm,碳原子通常溶于八面体间隙中,而八面体的间隙半径只有0,01862nm,远小于碳的原子半径,所以碳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很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