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用慢速推杆骨科用护理床骨科用训练床
双手训练
1.叠毛巾;
2.从杯中捡起小的东西;
3.拧瓶盖;
4.双手配合倒水;
5.反手倒水;
6.双手倒换抛球;
要让患者学会操作一件特定的工具(牙刷、梳子、工具),治疗师应该分析患者进行这项运动时是什么成分阻止了有效的活动,并重点针对性训练这些动作成分。
经过一系列具体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并通过不断纠正再训练后,患者的手功能得到了的提升。任务导向性训练的效果较普通常规的训练更加显著、有针对性。
空气压力波辅助血栓通、抗血小板对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偏瘫症状及下肢血流的影响
目的探讨空气压力波辅助血栓通、抗血小板对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偏瘫症状及下肢血流的影响。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,对照组采用血栓通、抗血小板,观察组加用空气压力波辅助,比较两组效果及前后下肢偏瘫症状的变化,测定两组神经功能及下肢功能的改善情况,监测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、平均返流时间及腿围平均周径的变化,统计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。结果后,观察组麻木、脉络淤血、偏瘫等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,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(P0.05);后,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(NIHSS)评分降低,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(FMA)评分、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表(FAC)、10 min快速步行试验(10 m MWS)最快步行速度上升(P0.05),观察组FMA评分、FAC、10 m MWS均高于对照组(P0.05);后,观察组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,反流时间短于对照组,腿围周径、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(P0.05)。结论在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的临床中,采用空气压力波仪辅助血栓通、抗血小板,可改善患者偏瘫症状,提高效果,优化患者下肢功能,改善下肢血流,降低血栓形成发生风险。
多功能康复床的设计与研究,据统计,我国现有老年人口1.32亿,并每年以3.2%的速度增加;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每年以5%的速度增长,而全国卧床、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和老人有2,700万:半身不遂病人有70万人,82万老年痴呆病人中有30%总计24万人卧床不起,老龄化问题已上升到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。由于实行计划生育,我国人口结构将成4:2:1趋势发展,每个家庭的负担也越来越重。因此,有一套合适的护理系统帮助老年人生活自理,减轻家庭负担,是儿女们的孝心,也是老人的心愿。 随着中国老年人口数目日益增多,老年人的护理、和康复日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。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,使得原有的老年人护理方式急需变革,护理人员的纯体力护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和家庭的护理需要,而社区专人护理和自动化、智能化护理设备的运用正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途径。本论文研究了一种机器人化的多功能护理床,它是一种能有效减轻护理人员劳动强度,增强受护理人自理能力的多功能智能型护理设备,社会推广价值。 本文运用人性化的设计方法设计一种能坐起的多功能康复床,并设计一种移动辅助工具,使患者能自主实现在床和轮椅之间转接。从研究护理床床面的运动轨迹出发,分析了多种切实可行的机构方案,遵循护理床各项实际的要求,优化选择出曲柄摇杆机构作为每一块床板动作的执行机构,并且建立了该机构的运动模型,在此基础上对机构进行运动学、动力学分析,揭示了机构的实际运动过程和受力状况。
医用慢速推杆骨科用护理床骨科用训练床